動物檢疫實驗室建設設計
動物檢疫實驗室是從事與動物及其產品有關的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病原學、免疫學、酶學、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診斷的專設場所。在實驗室需經常使用各種各樣的病原微生物,這些病原微生物不僅對畜禽是致病性的,而且其中一些還可感染人類,如果控制不嚴引起擴散,不僅污染實驗室,導致檢驗結果失敗或混淆,還可能污染周圍環境,對畜禽造成威脅,甚至引起疫病暴發;共患疾病還會引起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引起實驗室感染的病原類型的百分比是,細菌49.1%,病毒31.6%,立克次氏體11.3%,真菌5.7%,寄生蟲2.3%。因此,要做到檢疫檢驗結果準確,又不造成自身感染和從實驗室擴散病原微生物,對動物檢疫實驗室必須有具體的要求。
檢疫實驗室的設計,必須符合安全的要求。在從事高危險性病原微生物工作的實驗室,建筑周圍應有寬60cm、深60cm的防鼠溝,實驗室建筑內不能有野生嚙齒動物竄入。實驗動物房必須嚴防動物逃逸,要求門窗嚴密,動物籠和實驗室動物房門均需扣死或加鎖,特別對于禽類和猴類實驗動物尤其應有完善的防護措施。實驗動物房內還需設有可靠的排氣消毒設施、高壓滅菌裝置和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和專門的動物焚尸爐,處理動物尸體及強毒實驗室內的一切垃圾。
建設實驗動物檢疫實驗室該注意些什么?建設設計這類實驗室該怎么做?其實對于建設實驗動物檢疫實驗室是有別于其他的類型的實驗室。
1、提供實驗動物的生產單位,應持有符合二級以上(含二級)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實驗室應有專門的人員對進入各級動物實驗室的動物進行檢疫,確保所有進入動物實驗室的動物來源于實驗動物監管部門認可的實驗動物生產單位,每批動物應有生產方提供的合格證。
2、動物實驗室應設專門的隔離檢疫間
3、無特定病原體(SPF)級以上動物應經過嚴格的外包裝消毒和檢疫過程后方可進入動物實驗室內環境,外包裝的消毒可用200mg/L的過氧乙酸擦拭或使用其他適當、有效的消毒方法。
4、當發現實驗動物有消瘦、被毛過度蓬松、皮膚或黏膜異常時應予以淘汰。超過5%動物出現同樣的疾病癥狀時該批動物不得再予使用。
5、實驗動物發生疫情應及時隔離,查明病因,采取措施,必要時全部銷毀。已污染的及可能被污染的動物、環境和物品亦應徹底消毒,并及時上報實驗動物監管部門。
6、科研所用的實驗動物應以疫病預防為主,原則上不得接種免疫疫苗。
實驗動物檢疫人員要求
實驗室應有專門人員(獸醫師)負責對首日到達的實驗動物進行檢疫。
實驗動物檢疫時間要求
在實驗動物首日檢疫后,實驗動物應在實驗前繼續觀察與適應新環境3天至7天。
實驗動物檢疫消毒要求
1、動物實驗室內的臺面、地面、籠架、籠盒、病死動物尸體等的消毒可用250mg/L的速消凈等消毒液進行擦拭或噴灑。
2、動物實驗室內的空氣消毒可用500mg/L的二氧化氯或50mg/L的過氧乙酸溶液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內到外的順序開展。
3、一般情況下的消毒可用紫外燈管進行。
4、動物實驗室內的消毒應在無動物飼養的時段進行。
實驗動物檢疫實驗室淘汰動物的處理
被淘汰的實驗動物應盡快用二氧化碳氣體等手段予以人道毀滅,妥善包裝凍存,集中交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