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廢液的收集貯存和處理
實驗室廢液的收集貯存和處理,根據廢液不同的化學特性,實驗室廢液必須經過分類后在貯存到不會被廢液腐蝕的容器中,而且還需要對廢液的種類、什么時間貯存的寫好標簽粘在容器上。等到貯存到一定量后,然后再根據不同種類的廢液,采用不同的處理工藝進行處理回收。如果實驗室自身沒有這個處理能力,可以將廢液收集起來,然后找到具有相關處理能力的企業進行統一處理。
實驗室廢液相容表
化學廢液的定義
本規范中的廢液是指實驗室危險廢物中的一般化學廢液、劇毒化學廢液。
廢液桶的要求
要選擇沒有破損及不會被廢液腐蝕的容器,使用合格高強度的廢液桶或耐強酸、強堿的高密度聚乙烯廢液桶。
廢液桶的標簽
收集前,盛裝一般化學廢液的廢液桶上貼“廢液分類標簽”;盛裝劇毒廢液的廢液桶上貼“劇毒廢液標簽”。根據要收集的廢液的性質,勾選廢液類別;填寫廢液產生房間、聯系人、聯系電話。
一
實驗室廢液的收集
1.分類收集:
按有機廢液、強酸廢液、強堿廢液、其它無機廢液分類進行收集;禁止把不同類別或會發生異常反應的廢液混放;劇毒廢液須單獨收集,不能把幾種劇毒廢液混放在一個容器中。
下面所列的廢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過氧化物與有機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鹽與酸;③鹽酸、氫氟酸等揮發性酸與不揮發性酸;④濃硫酸、磺酸、羥基酸、聚磷酸等酸類與其它的酸;⑤銨鹽、揮發性胺與堿。非化學廢液嚴禁倒入廢液桶中。
2.防止遺撒:
廢液桶為小口收集容器,在收集時須使用漏斗幫助收集,以防止發生廢液遺灑;建議收集時在桶的下方擺放防漏盤。
3.做好記錄:
廢液倒入廢液桶后,按要求在“分類標簽”上寫明倒入廢液的主要成分。
4.停止收集:
廢液桶盛裝到離桶口還有5CM左右。
二
實驗室廢液的存放
1.廢液桶裝滿后,須在實驗室廢物處置聯系人處登記相關的廢液信息;
2.必須存放在安全一般人接觸不了的指定位置;
3.存放廢液桶時,須擰緊瓶蓋,整齊直立擺放;
4.若空間不夠,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疊放,最高不超過三層。
三
針對不同類型廢液的處理方法
各類廢液的處理方法
1.無機酸類:
將廢酸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廢堿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沖洗。
2. 氫氧化鈉、氨水:
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沖洗。
3. 含氰廢液:
加入氫氧化鈉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過量的高錳酸鉀(百分之三)溶液,使CN-氧化分解,可加入過量的次氯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靜置2天,經檢測安全后,可倒入常規廢液桶。
4. 普通簡單的廢液:
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直接倒入廢液桶中,廢液桶盡量不要密封,不能裝太滿(3/4即可)
5. 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液體:
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倒入專門的廢液桶內立即封蓋,統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