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輸血科(血庫)建設
在醫院管理中,舊的輸血管理模式中,輸血的工作主要由血庫承擔,歸屬于檢驗科管理,輸血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血型鑒定、配血、收發血液等。
醫院進行評級的過程中,許多三甲級的醫院相繼成立了輸血科。
衛生部《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08年版)醫院輸血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要求,(2)設立輸血科,具備為臨床提供提供24小時配血、供血服務的能力,滿足臨床需要,無非法自采供血。
輸血科(血庫)是醫院直接領導下的獨立科室,三級醫院設置輸血科,二級及有條件的一級醫院設置血庫。
輸血科的人數配備應根據醫院的床位數、用血量及實際工作情況而定;輸血科一般配備10~12人,血庫配備6~8人(均不含工人)。
實驗用房應滿足輸血科功能的需要,實驗室面積輸血科>130㎡,血庫>100㎡;實驗用房靠近病區和手術室,不得臨近有污染的科室,環境整潔,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保證充足的水電供應。
主要功能間包括貯血室、配血室、發血室、值班室、物品庫房、資料室、治療室,按照工作流程分室分區合理布局。(布置圖僅供參考)
輸血科用電:具有雙路供電系統且自備發電配送能力,保證用電需求
設備配置:
貯血專用冰箱(2~6℃)、低溫冰箱(-30℃)、普通冰箱、恒溫水浴箱、血小板恒溫振蕩保存箱、血漿融化設備、超凈臺、可配備大型低溫離心機或血細胞分離機、配血用臺式離心機或細胞洗滌離心機、顯微鏡、熱合機、高壓滅菌器等相關的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