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對科研實驗樓建設提出的要求——對污染的控制
(1)危險化學品的存儲。實驗設施專門劃分出個或多個區域來收集和存儲危險的化學、生物承放射性廢物。處理區必須位于距離電梯和裝卸平臺較近的區域,便于廢物處理。包含紙類和玻離的普通廢物應該被存儲在一個獨立的區域,與危險品隔開。
(2)化學品的處置。直接將化學品排入與公共水系相連的排水系統是不被允許的?;瘜W品必須在實驗室就地處理,或是在建筑內部或附近的稀釋箱中進行處理。就地處理是最簡單的方式:研究人員將化學品倒入一個特殊的容器,然后由廢物處理人員或供應商收集起來。如果化學品允許被排入下水道,所有水管必須采用防腐蝕管道,十分昂貴。而儲水池最少也將在地下室占據幾百英尺的地盤。
(3)廢水的凈化。在特定條件下,當實驗室與達到次級消毒標準的城市廢水相通或處理過的廢水可以被有效利用時,回收利用廢水也是一項選擇。回收的廢水可以被用于非飲用水設施,例如用作冷卻塔的冷卻水。
(4)廢氣的處理。通風柜的廢氣經過填充層、液體噴霧區(煙霧消除器)進入排氣系統,最終排出建筑之外。出于對環境、環境健康和政府規定的考慮,許多實驗室設計者和機構運營者開始考慮使用一些通風柜洗滌器。有許多種實驗通風柜污染控制設備,其中包括液體洗滌器、吸附裝置和微粒過濾器。
(5)排水管道的布置和鋪設。設計流量和管道計算,管材的選擇應符合科研實驗樓的要求。而且,排水系統應該根據排放污水的性質、流量、排放規律并結合室外排水條件決定。有毒和有害物質的污水,應與生活污水及其他廢水廢液分開。對于較純的溶劑廢液或貴重試劑,應考慮回收利用。
(6)對噪聲的控制。設計應該保證來自于隔音系統和相關設備的實驗室噪聲等級不會妨礙正常聲音標準下的有效溝通。從總體來講,這就意味著整個區域的噪聲不得高于55分貝,或是通風柜等噪聲設施周邊的噪聲不高于60分貝。安裝扇片柔性管道、在管道和發動機架上安裝隔音設施、空調設備的合理選址以及有效負荷范圍內的操作系統等簡單的措施都能夠降低噪聲。
凸出的技術和機械布局必須經過調查研究,以保還它不會成為空間之間的聲橋或是產生過度的噪聲。天花板和墻壁包層應符合隔音、安全要求以及清潔等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