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實驗室建設目標與要求說明
實驗室建設過程從實驗室所承擔的各個實驗項目為出發點,達到保證實驗室建成后在實踐性、綜合性、現代化及專業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為專業建設、教學及科研創造條件,提供平臺。
1、實踐性
實驗教學目的、環節逐步由普通高等教育實驗教學的驗證性、演示性向實踐性過渡。以實驗室建設為核心,盡量提高實驗儀器設備的仿真性,減少演示性和驗證性,盡可能提供學生實際操作的環境。將一般實驗室和專業教室建設相結合,設備投資方向不僅要滿足當前教學的需求,還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具備較強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2、綜合性
改變實驗室傳統的單一模式,逐步建立綜合性的專業實驗室,拓展設備實驗功能,實現實驗,實踐環節的有機銜接,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新建的計算機軟件實驗室、園林3S技術實驗室及模型制作實驗室等正是根據當前發展趨勢建立的綜合性專業實驗室。
3、現代化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數字時代的到來,盡快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教學實驗設備功能,由傳統教學,實驗向現代化教學和實驗過渡。
4、專業化
學院一方面提高實驗教學人員的專業技能、專業素質和專業道德,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和駕馭現代化高新技術實驗、實訓設備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在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注重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道德的培養。經常舉行各種講座,參加各級設計、工程項目,鼓勵學生就近參與專業活動,進行就業前的各種指導為學生就業工作走向社作了充分的準備,達到學生培養與市場的無縫對接的目的。